-
每日一匠|朴实的玉雕师陈国立
陈国立,玉雕手艺人,1979年出生于内蒙古,2015年5月在外面打工时,无意中接触了玉雕,便开始了玉雕之路!
-
每日一匠|核雕师卢星汶
卢星汶,男,广西桂林市恭城县人,80后,自幼喜欢写写画画,对雕刻感兴趣!
-
每日一匠|核雕师徐敏
徐敏,生于1970年,姑苏人氏,自幼爱好美术、古玩收藏。1998年起开始收藏优秀核雕作品,2010年起师从钟惠明学习核雕。经过多年的潜心雕刻,形成了规整细腻,厚实豪放的艺术风格。
-
每日一匠|虔诚的核雕师张立
张立,山东省泰安市人 ,女,34岁,秋人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曾经在青田学习。
-
每日一匠|中国核雕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岩
李岩,艺名“弓无艺”,1983辽宁沈阳生人,2007年开始随云鹏老师学习橄榄核雕,现为全国工商联中国核雕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
每日一匠|著名雕塑家孙靖
孙靖,男,江苏无锡人,1959年出生,师从父亲-著名雕塑艺术家孙纪元先生学习中国传统雕塑和现代雕塑创作,参加工作后在敦煌艺术研究所从事古代雕塑研究和创作。
-
每日一匠|建丰核雕坊创办人李建丰
李建丰,男,工艺美术师,高级核雕师,核雕技能培训师,核雕艺术品鉴定评估伤
-
每日一匠|橄榄核雕王敏
王敏:出生于贵州贵阳,2010年从艺橄榄核雕,经过不断努力刻苦专研,对核雕艺术理解和感悟叫为深刻,创新出自己独有风格,作品已被广大核雕爱好者肯定和收藏,代表作品(弥勒)
-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记玉雕大师高新亚
从业多年间,小亚创作了许多经典之作,斩获诸多奖项,但是这个低调沉稳的年轻人始终如一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对艺术的追求和自我的提升上去。如诗经上所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也愿他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琢磨出自己的辉煌人生。
-
让璞玉发声,记张桂荣的玉雕之路
天真、质朴、淳朴,这是璞玉的特质,是张桂荣的人格魅力;精雕细琢、浑然天成,这是完玉的标准,更是张桂荣的人生追求。相信内有璞玉之质,外有完玉之美的九零后新生力量张桂荣一定会在人生与玉雕之路上越走越好!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玉雕和远方!玉雕设计师周建涛
回忆起多年的创作经历,周建涛感触颇多。他曾遇到过创作瓶颈,被客户压榨劳动力与工艺价值,一度的生活困苦,也曾苦恼过学徒一批批离开。但是,他已经能够平静地接受这些经历了,因为这是自己在梦想之路上必经的历练,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成熟。
-
木艺人生之惠安木雕设计师陈志彬
陈志彬,1974年出生于福建惠安,雕刻艺术家、木雕艺术设计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
-
“青霞奇意,言志高也”-记玉雕设计师胡燕青
胡燕青,1988年出生于广西桂林,青年玉雕师、工艺美术师,大山赋人以坚毅,绿水赋人以诗意,依山傍水的的生活环境陶冶了胡燕青的艺术情操,自幼热爱艺术的他颇具灵气,绘画,雕刻成为他茶余饭后最喜欢做的事情,成为一名艺术家的梦想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记玉雕大师刘国英
刘国英,艺名老鹰,1985年出生于福建莆田,广东省 玉雕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 玉雕 高级 工艺美术师,广东省 广州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 四会市 玉雕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广东省广州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广东省四会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佛山市平洲促进会常务理事。
-
传承竹雕文化,感受竹雕之美--记莆田竹雕大师王之子
王之子,男,原名王俊钦,1984年出生,其父王清锦是我国著名的竹雕艺术家,作品以人物,山水,花鸟鱼虫为主,因势象形,各具形态,超凡雕工,独具匠心。
-
寄情与山水之间,琢磨出生命律动--记玉雕设计师魏兴斌
魏兴斌,1973年出生于福建罗源这个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小县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魏兴斌自幼善于观察,喜欢艺术,尤其喜欢玉石雕刻。大自然的很多景观都成为他以后创作的素材。
-
青年玉雕艺术家---吴剑光
吴剑光,1987年出生于福建莆田,青年玉雕艺术家、玉仁居艺术总监、高级技师、玉仁居翡翠藝術工作室創始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玉雕艺术的研究、创作与推广。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多次获得行业内大奖。深受藏家爱好者好评。
-
热贡唐卡画师--罗藏华旦
罗藏华旦画僧在传统艺术魅力的感召下,师从工艺美术大师――夏吾太小大师门下,系统学习了唐卡绘制及泥塑技艺。在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中,他在“热贡艺术”传统风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吸取各家所长,一直致力于热贡唐卡的创作与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唐卡艺术风格 罗藏华旦画僧扎西德勒!
-
80后新锐玉雕师、云南省玉雕大师---杨雷
杨雷,1985年出生于玉雕之乡河南镇平,玉雕师、工艺美术师、设计师、云南省玉雕名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玉雕艺术的研究与创作,2011年创建个人玉雕工作室。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多次获得行业内大奖。
-
优秀青年玉雕师---徐忠明
徐忠明藝名境平,汉族,1981年出生于福建莆田,玉雕师。多年来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深受藏家爱好者好评。
-
砚雕书画家—王洋
王洋,1990年出生于黄山,自幼喜爱书画,2009年跟随艺术大师方见尘硏习砚雕与绘画,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深受藏家爱好者好评,作品多次获得行业内大奖。
-
广东省玉石雕刻名师—王正宝
王正宝,1990年出生于福建漳州,玉雕师、工艺美术师、青年玉雕大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玉雕艺术的研究与创作,所创作品特点鲜明,技法独特,深受藏家爱好者好评。
-
曹保明:扛着历史走
曹保明,一位蜚声国内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者,一位与吉林非遗、与东北非遗融为一体的民俗学家。
-
泥塑师、陶艺师-赵立忠
赵立忠,无声赵、字悟音,1981年出生于山东德州庆云,泥塑师、陶艺设计师、工艺美术师,多年来一直从事陶艺、泥塑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深受藏家爱好者好评,作品多次获得行业内大奖。
匠作
-
初心方寸,咫尺匠心——记木雕大师徐洪权 徐洪权,1977年出生于浙江东阳,木雕艺术家、工艺师、金华工艺美术大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木雕艺术创作工作,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深受藏家爱好者好评,作品多次获得行业内大奖。 文章阅读
-
记一个绣娘的家国情怀 高宁,1979年出生于辽宁,从小就深受母亲的影响学习墩绣和各种女红,用她的话来讲,刺绣是她的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她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她也愿意为刺绣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章阅读
-
择一木,刻一生——刘锦波与他的木雕工艺 刘锦波,土家族,1986年出生于重庆市,现居于重庆市石柱县冷水镇河源村双桥组!自幼酷爱美术绘画,且动手能力特别强,绘画给了他对艺术的启发与追求。他多年来一直从事根雕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创作出了众多优秀的作品,深受广大爱好者的喜爱与收藏。 文章阅读
-
浅析玉雕对象的个性塑造——张文亮 张文亮,1988年出生于四川宜宾,玉雕艺术家、广东省技术能手、广州市工艺美术大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才。多年来一直从事玉雕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深受藏家爱好者好评,作品多次获得行业内大奖。 文章阅读
-
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吴巧荣的玉雕之缘 吴巧荣,1984年出生于“工艺美术之乡——福建莆田”。受当地艺术环境影响自幼喜爱绘画雕刻等。2000年开始在广州学习玉雕,跟随玉雕师傅学习传统工艺美术雕刻技艺等,在师傅的带领下很快便掌握了其中的技艺。后于2002年创办天鸿珠宝翡翠工作室,发扬传承翡翠工艺。2017年任云南德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黄冈启明中学玉雕班雕刻指导老师,在此期间培养出大批技能人才,为玉雕传承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2018年到访缅甸迈扎央文理学院,交流合作玉雕办学。2020年吴巧荣成立吴府珠宝。他从艺多年来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为玉雕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章阅读
-
从金从银,大器匠心——张家松与他的匠心工坊 “中国银器看云南, 云南银器看鹤庆。”在鹤庆县,有很多传统银匠手艺的传承者,张家松就是其中之一。他从12岁开始学习银饰锻造,经过20年的坚守,如今崭露头角,成为第一届云岭技能工匠。 文章阅读
热门
-
初心方寸,咫尺匠心——记木雕大师徐洪权
徐洪权,1977年出生于浙江东阳,木雕艺术家、工艺师、金华工艺美术大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木雕艺术创作工作,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深受藏家爱好者好评,作品多次获得行业内大奖。
班墨空间 2021年01月19日 1997
阅读详情 -
记一个绣娘的家国情怀
高宁,1979年出生于辽宁,从小就深受母亲的影响学习墩绣和各种女红,用她的话来讲,刺绣是她的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她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她也愿意为刺绣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班墨空间 2021年01月14日 5004
阅读详情 -
择一木,刻一生——刘锦波与他的木雕工艺
刘锦波,土家族,1986年出生于重庆市,现居于重庆市石柱县冷水镇河源村双桥组!自幼酷爱美术绘画,且动手能力特别强,绘画给了他对艺术的启发与追求。他多年来一直从事根雕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创作出了众多优秀的作品,深受广大爱好者的喜爱与收藏。
班墨空间 2021年01月11日 2273
阅读详情 -
浅析玉雕对象的个性塑造——张文亮
张文亮,1988年出生于四川宜宾,玉雕艺术家、广东省技术能手、广州市工艺美术大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才。多年来一直从事玉雕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深受藏家爱好者好评,作品多次获得行业内大奖。
班墨空间 2021年01月04日 4511
阅读详情 -
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吴巧荣的玉雕之缘
吴巧荣,1984年出生于“工艺美术之乡——福建莆田”。受当地艺术环境影响自幼喜爱绘画雕刻等。2000年开始在广州学习玉雕,跟随玉雕师傅学习传统工艺美术雕刻技艺等,在师傅的带领下很快便掌握了其中的技艺。后于2002年创办天鸿珠宝翡翠工作室,发扬传承翡翠工艺。2017年任云南德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黄冈启明中学玉雕班雕刻指导老师,在此期间培养出大批技能人才,为玉雕传承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2018年到访缅甸迈扎央文理学院,交流合作玉雕办学。2020年吴巧荣成立吴府珠宝。他从艺多年来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为玉雕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班墨空间 2021年01月04日 4502
阅读详情 -
从金从银,大器匠心——张家松与他的匠心工坊
“中国银器看云南, 云南银器看鹤庆。”在鹤庆县,有很多传统银匠手艺的传承者,张家松就是其中之一。他从12岁开始学习银饰锻造,经过20年的坚守,如今崭露头角,成为第一届云岭技能工匠。
班墨空间 2021年01月03日 3000
阅读详情 -
一锤起风云涌动,一锤落水波不惊——锻银工艺师张家松
张家松,1981年出生,云南大理人,金属锻造及錾刻工艺师。现任“从金从银”工艺品文化公司技术总监、云南省大理州民间文艺协会会员。1993年12岁,从师民间银錾刻工艺大师寸发标学习银器錾刻;1997年--2005年,赴拉萨研习錾刻工艺,并从事银器加工,主要制作藏传佛教法器工艺品。
班墨空间 2021年01月03日 3002
阅读详情 -
匠心坚守下的炽热玉心——林镇与他的玉之道
林镇,1983年出生于工艺美术之乡“福建莆田”。受当地艺术环境影响自幼喜爱玉石雕刻。于1998年开始接触雕刻,学习传统工艺美术雕刻技艺。多年来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深得业内人士赞赏和藏家爱好者好评。 创作题材丰富,擅长:仿古、杂件等。他把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使其作品表达的淋漓尽致。
班墨空间 2021年01月02日 2913
阅读详情 -
自在飞花轻似梦,观人观心观自在——刘国英的自在世界
刘国英,1985年出生于福建莆田,自幼喜爱艺术创作,动手能力特别强,后跟随玉雕工艺美术大师陈国芳老师学习玉石雕刻。从此便爱上了雕刻艺术,2006年创办老鹰玉雕工作室至今。擅长设计雕刻镂空件,摆件,手把件,仿古件,挂件和牌子等。作品栩栩如生,颇受业界收藏爱好者和市场欢迎。其诸多作品曾获得各种奖项,深得玉石设计雕刻界专家高度认可!
班墨空间 2021年01月02日 2901
阅读详情 -
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林世华和他的定海神针
林世华(林劭华),1974年出生于福建连江人,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高级)雕刻技师、中级工艺美术师。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中国玉雕大师林劭川,传统雕刻艺术家石醉,先锋艺术家邱启敬。作品题材多样,尤其擅长人物。入行多年,刀耕不辍,累获大奖,作品广为传播。
班墨空间 2021年01月02日 2910
阅读详情
快讯
-
2020山东非遗+旅游文创大赛启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实际行动推动非遗助力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推动“五个大家”落地生根,推动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一十百千万”文旅嘉年华活动深入开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充分利用我省丰厚的非遗资源,激发文化设计创意活力,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设计、融入现代生活,丰富非遗旅游商品,促进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文创产业协调发展,举办2020山东非遗+旅游文创大赛。
-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任航: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
鲁博手礼全国服务商计划
【鲁博手礼】是由山东博物馆与手创中国联合打造的文创智造云平台,平台集线上交易、线下智慧生活馆、原创产品设计转化中心为一体,让用户真正实现“把博物馆带回家”。
-
传统非遗 线上传艺
近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指導下,全國各地非遺保護協會共同在微博發起非遺公開課活動,推出68項非遺節目,話題閱讀量超過17億。其中,青城武術、道明竹編等四川非遺備受網友青睞。
-
重庆又添一个文创园!总投资8000万到1亿元,金紫山文创园示范区预计6月开放
重庆又添一个文创园!总投资8000万到1亿元,金紫山文创园示范区预计6月开放
-
花山区:创客+文创园2020年春季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3月20日上午,我市最大文创旧改项目——马鞍山创客+文创园”举行了“创客+文创园2020年春季重点项目签约仪式”,成功新签约荣悦台·梦想城、阿里巴巴·口碑网等六个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六个项目投产后将带动就业近600人,预计年产值6000万元。 据悉,在当前“抗击疫情”、“复工复产”两项工作同步推进的形势下,马鞍山创客+文创园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主动出击,多方作为,目前招商形势喜人。其中,一期项目“文创天地”招商面积 达85%,二期“城市度假公园”招商面积达35%,入园企业120多家。
-
定制书单、精致文创……沪上实体书店“彩蛋”不断
此前因疫情而受抑的阅读习惯、消费冲动也慢慢复苏。刚刚过去的周末,文汇报文化中心多位记者分头探访沪上多家实体书店,亲历书店白天夜幕的“多面表情”。如同老友约定般,我们熟悉的书店都在,并升级了新玩法——既有阔别三年重现思南公馆的2.0版露天书集、“离云端最近”的朵云书院重新开放夜场,也不乏策划个性化书单的主题书区、融合文创艺术社交等多功能的时髦潮店……
-
首期规模10亿元的“文创保”背后,一盘上海文化金融布局的大棋
“文创企业的确需要更有针对性的特色金融服务产品。” 3月20日,“文创保”专项贷款产品发布现场,一位见证仪式的文创园区代表感慨。当天,首批文化金融服务工作站同时揭牌,将在长宁区市级文创园区及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率先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