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茶百戏唯一代表性传承人章志峰
作者:班墨空间 4904已围观
个人简介
章志峰,1984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茶叶专业,三十多年来致力于茶百戏的研发推广,为探寻点茶法1997年和2004年先后两度赴日留学和交流。
2018年2月章志峰被公布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茶百戏唯一代表性传承人
武夷山市中华茶百戏研究院院长
武夷学院茶学客座教授
技艺传承与交流
2004-2005年作为中国首位茶学专业的国际交流员被外交部选派到日本讲授中国茶文化,并系统学习日本茶道里千家流,经二十多年研究和大量实践于2009年首次恢复茶百戏技艺。
2010年10月茶百戏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1月茶百戏相关技艺被国家发明专利局授予发明专利,2017年1月茶百戏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2月章志峰被公布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茶百戏唯一代表性传承人。
技艺简介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是点茶文化的突出代表,历史上曾流传于闽北武夷山一带,典出宋代陶谷《荈茗录》记载:“茶百戏 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说明茶百戏是通过注汤和茶勺搅动等方法使茶乳幻变形成具体图案的独特技艺,不同于咖啡拉花等采用两种不同颜色叠加形成图案的方法,是中国历史上用气体幻变图案的唯一方式。
始见于唐代,盛行于宋代,由于受到皇帝和大批文人的推崇做到了极致,到清后几近失传。茶学专业章志峰经二十多年研究和大量实践,于2009年抢救性恢复了这一珍贵的文化,2013年1月茶百戏技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17年1月茶百戏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章志峰目前是唯一的代表性传承人。
是中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价值,采用幻变的方法形成图案,不同于一般的绘画方法(采用不同颜色叠加),茶百戏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利用气体材料(空气)变幻图案的独特方式。茶百戏是欣赏、品饮、保健兼备的茶文化产品。
匠人风采
自2009年以来茶百戏传承人章志峰接受了中央电视台、台湾东森电视、湖南卫视等省级以上以及美国和乌克兰等外国媒体采访28次。受到了国家领导人贾庆林、国家文化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全国人大常委李重庵等各级领导以及国内著名专家张天福、刘勤晋、宛晓春、苑利等高度赞扬,给美国常青州立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中外十多所大学举办茶百戏讲座,作为丝绸之路文化大使在一带一路中乌建交25周年庆典、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重要活动展示茶百戏,专业培训来自六个国家以及国内外数百位学员。
作品欣赏
END
联系章志峰老师或报名每日一匠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编辑微信号
上一篇:仙游石雕艺术家陈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