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大师——张广宝
作者:班墨空间 25已围观
张广宝,1983年生,山东德州人。北京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高级技师(国家一级)、北京市工艺美术技师学院玉雕专业教师。主攻北派玉雕,擅长器皿制作,对传统错金银工艺与痕都斯坦风格器皿制作,都有较深入的学习与研究,玉风质朴大气,浑然天成,代表作品:和田玉墨玉《天地玄黄》、和田白玉《乾坤壶》和田白玉《簋》等。
社会职务/身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玉石雕刻专业委员会会员
北京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从艺经历
1998年进入玉雕行业师从马庆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学习玉雕器皿技艺; 2006年师从李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学习国学玉雕,期间多次参加郭石林、宋世义大师关于玉雕设计制作的讲座。2012年创办溪石玉雕工作室;
2019年任教于北京工艺美术技师学院;2024年师从王希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学习玉雕技艺和玉雕教学。任教以来一直深耕于玉雕教学领域,目前为玉雕行业培养近百名玉雕人才。
在玉器创作中,几十年来,从不自觉到自觉,张广宝一直在践行玉器创作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国学玉雕有较为深的认识与造诣,他认为“玉雕创作中我们不排斥西方美术造型手段与技能,合理吸收西洋美术的光与影的处理、造型透视等美术技能,这也是我们所需要的。但我们不主张以西洋美术技法作为玉雕艺术手法的主流,而主张更多地运用中国美学精神来指导玉雕创作。”
主要成果
2008年墨玉《兽头双耳活环瓶》荣获中国玉器“百花奖”银奖(李东、张广宝);
2009年墨玉《提梁象耳瓶》、《气贯乾坤罐》荣获百花奖银奖;
2011年白玉《三阳开泰壶》荣获百花奖最佳工艺奖;
2014年山水《深山访友》荣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委员会玉雕艺术研究会年度“中华龙奖”铜奖(张广宝、赵伟);
2014年和田玉《壶》荣获中华龙梁最佳工艺奖、《佛魔一念间》获中华龙奖优秀奖;
2016年和田玉《双象耳活环链条瓶》荣获中国首饰玉器“百花奖” 银奖;
2017年作品《寿比南山》荣获中国当代玉雕名家精品展战国红金奖、《钟馗辟邪》荣获第十届中国玉雕神工奖金奖;
2009年作品墨玉《提梁象耳瓶》荣获中国玉(石)器百花奖(北京)银奖(设计:李东/制作:李东、张广宝);
2020年作品《簋》荣获“工美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大赛铜奖;
2021年第三届"燕京八绝红星杯"评选活动中,指导的玉雕作品《龙凤镇尺》获得铜奖、《饕餮纹鼎》获得优秀奖。个人获得“在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和文化教学工作中的贡献”表彰;
2021年作品《香山九老》荣获第三届“燕京八绝红星杯”玉雕专业铜奖;
2021年作品《天地玄黄》荣获“工美杯”北京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金奖;
2023年作品《乾坤壶》荣获“工美杯”北京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优秀奖;
2024年作品《青玉角》荣获工美杯大赛优秀奖、同年12月在北京市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活动中获得工艺品雕刻工项目决赛第一名;
2025年作品《承天夜游》荣获工美杯大赛优秀奖、 《青璞薄影》提桶荣获优秀奖。
【学术论文】
*2016年8月16日《中国玉雕大师网》发表,《玉器艺术品王者之器皿解析》:
*2018年《天工》杂志第3期发表论文,《浅谈玉雕的设计构思要素》。
从艺感悟
谈到今后的方向,张广宝表示“后期主要以做仿青铜器和国学融入器皿的制作”。
“器皿作为玉雕艺术品的王者,因它选材难度大,并且要充分展示作品的大气和沉稳、尊贵和端庄的气质,因此,玉雕器皿的设计制作必须严谨、精准,注重造型的完美,比例要得当,内外要统一,纹饰要富有文化内涵,线条则需流畅清晰,制作精致细腻得体。” ---张广宝
作品展示
上一篇:工艺美术大师——马春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