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林和文君玉雕学院

作者:班墨空间 3623已围观

李章林和文君玉雕学院

1.png

玉雕是一辈子都离不开书本的技艺,在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发展史中,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浩瀚的历史中承载着举足轻重的责任,古玉出土存留情况,现代玉雕的发展趋势,未来市场的各种变化,所有的一切,都要求从事玉雕工作的人不断地学习掌握。

 

2.png

文君玉雕学院前身为四汇玉雕学堂,为玉雕界输送人才远超过千位,作为玉雕界的黄埔军校,也成为玉器之乡的代表名片。学院设立创意设计、玉石雕刻两个专业,理论联合实操。学院作为四会美术协会会员单位,建有玉文化产业综合实训平台,下设玉雕工艺实训室、玉雕大师工作室、三维雕刻实验室、雕塑工作室、图形工作站珠宝玉雕艺术馆等多个实训、实验场所,实训(验)室建设面积3000平方米。

李章林作为文君玉雕学院创始人,蜀运玉雕技艺唯一传承人,也作为非遗文化传播大使,国家智库专家组成员。一直坚守着玉雕匠人的初心,“不忘初心,放得始终”,并一直坚守在玉雕技艺发扬传承及人才培养的道理上。

古蜀名玉并不限于三星堆玉器文化一种,宝墩文化、十二桥文化、金沙文化遗址中都有大量玉石器发现。其中,金沙遗址出土的文物主要分为金器、铜器、骨器、玉器、石器、陶器等,其中玉器占40%以上。这些丰富的玉器种类,既表现出金沙遗址与三星堆遗址之间密切的承接关系。

3.png

蜀韵玉雕作品,传承古蜀文化,不仅融入了当代审美元素,还沿用了造型的基本版块,仍分蘖着古蜀玉文化的基因图谱。尤其是历史发展到宋、元时代,玉雕工艺已达质的飞跃,宫廷中设有“玉院”,此时已有浅磨深琢,浮雕圆刻,玉雕进入鼎盛期,也成就了国宝技艺“蜀运玉雕”。翡翠作为硬玉之王,除了对玉石本身质地品质要求很高之外,对雕刻创意及技艺也有极高的艺术要求。“他乡之石,四会成器”,玉雕赋予这座神奇城市精神灵魂,也赋予给每一款翡翠生命。

4.png

在不断开放、不断深化的玉文化传播道路上,欢迎更多愿意吃苦,愿意投身到玉石雕刻事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大家一起携手将历史文明发扬光大。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