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烙画艺术师—— 裴正明

作者:班墨空间 4308已围观

20190517105001934.jpg

个人简介


      裴正明, 字白童 号慧明。1991年出生于江苏盐城,现定居西安,从事文创产品研发、葫芦烙画研究工作,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创办慧明葫芦工艺坊。多年来创作出众多优秀烙画作品,深受藏家爱好者好评。


技艺简介


        葫芦烙画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起源于汉代,清朝时期最为兴盛。葫芦取其谐音为“福禄”,代表福禄、吉祥。而葫芦烙画是以烙铁代笔,运用国画的白描、工笔、写意等手法,在葫芦进行创作,使画面呈现多种层次及国画渲染的效果,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从艺感悟


        他想要尝试凭借自己对艺术的理解,融入自己的理念,让这门传统手艺,真正走进当代人的生活,让普通人也一样触手可及。

        谈到葫芦创作,慧明常说,如果想要在技艺上达到纯熟,与其说是追求一种“巧夺天工”,实际上是借用了葫芦本身自然的形态再创作。

        葫芦烙画的本质是工艺美术,就要有一定的实用性。基于这个思维,他的作品题材拓展得更加多元。将日常时尚的元素融入创作。开发具有实用功能的产品,使葫芦烙画更加有传播力和生命力。

        谈到非遗传承,裴正明认为年轻人应当扛起身上的责任和使命,勇挑时代重担。让非遗有了创造性、时代性。


匠人风采


2012年创办“慧明葫芦工艺坊”;

2014年作品《桃源仙境图》获陕西省大学生书画展优秀奖;

2015年至今,对美院的学生进行葫芦烙画的培训、指导、推广;

2016年6月,葫芦烙画作品参加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周年回顾展;

2017年春节期间,被邀请在城墙灯会做非遗展示;

2017年国画作品《大雨过后》入选“高原高原”全国美术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展出;

2017年6月创立“斑斓兔艺术公馆”;

2018年葫芦烙画作品《聚财山水》、《老寿星》收录在国内第一本《中国烙画作品集》;

2018年4月,作为由陕西省残联主办的陕西省残疾人烙画技术培训特聘讲师;

2018年6月,作为由西安市未央区残联主办的西安市未央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烙画特聘讲师;

2018年9月,参加第九届西部文化博览会,代表西安非遗葫芦烙画进行展示。


作品欣赏


《“鼠”钱》

《聚财山水》

《老寿星》

《兵马俑》

《虎虎生威》

《金蟾》

《骏马》

《观世音菩萨》

《藏獒》

《得渔》

《四面佛》

《达摩面壁》

《山水》

《金榜题名》



《老者》


(编辑:韩同振)


5d44656efa8408a2f603fb404571aa5c.jpg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