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画艺术家刘保秋

作者:班墨空间 4936已围观

微信图片_20190302085816.jpg


个人简介


       刘保秋,又名刘宝秋,字暄源,雅号刘葫芦。 自幼酷爱艺术,衷情于国画,绘画之余研究祖上传承的烙画葫芦艺术。现为: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魏征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北省青年书画家创作中心画家,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晋州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晋州市书画家协会理事。2013年参加石家庄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作为代表出席了会议。


匠人风采


1988年接触并开始研究传承的烙画葫芦艺术。在晋州市东里庄村创建《悬匏书屋》并专业从事葫芦种植及多种工艺的制作。

1997年河北电视台、石家庄电视台、晋州电视台、河北日报、河北教育报、河北工人报、河北青年报、燕赵都市报、消费时尚报等多家媒体先后做过专项报道。

1998年晋州教育频道拍摄专题片《七彩时空》

1999年应杭州宋城的邀请,在宋城与峪峰弟创建《民艺坊》,在此期间得到海内外众多朋友的认可和赏识,作品被国内外人士一致好评。使葫芦这门艺术得到了海内外艺术界老师朋友们的高度评价及认可。

2005年在河北晋州市成立《刘葫芦艺术工作室》,潜心研究传承的葫芦烙画技法及失传了的葫芦押花工艺技法。

2006年应邀参加山西古城平遥书画展,国画作品《关公》获优秀奖。

2008年在石家庄艺术市场和刘东卫老弟创建《紫仪阁》,同年应邀参加第七届中韩书画家作品交流展,作品《关公》获得优秀奖。

2008年参加河北省举办第四届河北省旅游商品大赛中获优秀奖。5月30日参加大型慈善义拍专场,将其两件葫芦精品《关公》《寿星》参加义拍,拍卖的善款全部捐献给四川灾区儿童。

2008年底中美葫芦艺术联合会张国君先生在美国编写的一本《美国葫芦艺术书》用中文在我国出版,并亲笔签名相送。《中国葫芦艺术》一书用英文在美国出版发行,书中引用了我的作品,张国君老师和东方文化研究会游琪会长共同搭建了中美艺术家交流的平台.

2010年应邀做客河北省门户网站-长城网,刘葫芦与网友互动交流。

2010年参加第五届中国文化遗产宣传活动。

2011年在河北电视台拍摄专题片《技艺大通关烙画家刘葫芦》。

2011年应邀参加河北省民间工艺文化活动周,遇王习三老师给予鼓励并合影留念。

2011年参加第六届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

2012年2月晋州电视台拍摄专题片《刘葫芦》

2012年6月29日省政府举办了第三届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命名表彰大会,由于工作突出影响较大。被河北省政府特授予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2015年7月参加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创作葫芦香筒作品《蜂侯图》荣获,金奖。

2016年1月5号被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收藏文化研究会,特授予专家会员,及颁发了荣誉证书。

2016年8月烙画《仙释训虎》《福在眼前》《引福归堂》在河北省文化厅指导举办的“最美中国梦——首 届省会家庭文化展演”活动中,荣获“巧手奖”。

2016年12月31日创作的葫芦工艺作品《暗八仙》荣获2016国际收藏文化节暨手工艺大师邀请展“工合杯”金奖

2016年应上海世界非遗文化城的邀请,刘葫芦艺术馆正式入驻上海世界非遗文化城。非遗传承刘葫芦烙画艺术,将面向世界展示其独特魅力,并传承传播非遗文化。我们将携手同行。

         

 从艺感悟    


        二十多年的磨砺,经历了无数次失败,饱尝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凭借着深厚的国画功底和坚韧的毅力,最终把中国画和烙画、押花等工艺巧妙结合,融于葫芦之上,有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继承前人做法的基础上创新了范制无痕葫芦器,它明显优于目前的模具有衔接痕迹的范制技术。并将其工艺发扬推广,同时开创了葫芦烙、押结合的工艺之先河。烙画葫芦和押烙技法作品走到了我国葫芦文化艺术技法的前沿,并且无私的带动了很多个人和群体发展葫芦事业,希望共同携手,将祖国的葫芦文化发扬光大。

 

作品欣赏


 

微信图片_20190302085724.jpg















(编辑:韩同振)


5d44656efa8408a2f603fb404571aa5c.jpg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2日

本月点击排行

本月点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