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铭文化传承人常宗林
作者:班墨空间 3145已围观
个人简介
常宗林,1972年5月生,山东淄博人,工书法、篆刻,精瓷刻和砚铭制作。其作品师古而不拘泥于古,从其作品之中既能窥探出古人的法度,又能感受到作者独到的创作意境。
二十余年来致力于篆刻、瓷刻的创作,为了加深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厚度,他深植于传统优秀文化的沃土,师古求新。
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
淄博市第十、十一届政协委员
淄博常宗林篆刻艺术研究院院长
匠心语录
他认为艺术作品不应只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体现,还应该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砚铭是我国独有的文体形式,它不仅能增加砚台的艺术价值,还是文物平的标准和依据。《佛造像残石平板砚系列》,是以艺术的表现形式还原历史文献资料。以北魏时期青州佛造像为创作素材,借用文献资料,以魏碑书体创作,追求“高古典雅,斑驳沧桑”的艺术效果。
如果一件作品能够保存到五百年后或者一千年、两千年、抑或更久远的时间,那只有陶瓷!陶瓷以它特有的传承方式,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以陶瓷作为创作载体,以京剧大师剧照为创作素材,以刻刀为语言,以历史文化产传承为己任,用瓷刻这一艺术形式来表现京剧大师的舞台艺术风采,使其传承更加恒久,向世人展现20世纪上半页,京剧艺术巨匠的舞台艺术风采,并使之永恒!
匠人风采
1994年刻瓷作品《孙子兵法》(42.7米×0.9米)现藏于孙子故里东营市博物馆
1996年刻瓷作品《鬼谷子》(64米×1.2米)镶嵌于淄博著名梓橦山风景区
2001年,刻瓷作品《京剧脸谱308件》,获第二届“西湖中国工艺大师暨中国工艺美食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5年刻瓷作品《道德经》(47.5米×1.2米)坐落于济南黑虎泉畔环城公园,后被山东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山东省青少年精神文明教育基地
2007年刻瓷作品《京剧老照片—花田错》荣获全国第八届(杭州)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篆刻作品自2005年度起被山东省委指定作为向驻鲁两院院士馈赠的专用礼品,2014年受命为李克强总理和原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治印
2014年12月砚雕作品和瓷刻作品《梅龙镇》在国家博物馆参加“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双年展”其中砚雕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
2015年,砚雕作品《如意兰亭砚》获得2015年中国玉-石雕刻艺术“百花奖”最佳工艺奖
2016年,砚雕作品《佛造像残石平板砚》、《太史砚》和瓷刻作品《绣襦记》,入选2016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淄砚作品《群星映空》、《鱼戏秋塘》、《残石平板砚》分别荣获获得第一、第二届、第三届中华砚文化博览会“金奖”
淄砚作品《佛造像系列》和瓷刻系列作品《梨园清韵》分别入选“2014第二届和2016第三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如意、元宝、抄手砚》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
《人民币系列刻瓷》被人银行总行收藏,荣获全国第八、第十届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梨园清韵—20世纪京剧大师影像》系列瓷刻作品被京剧奚派传人、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誉为“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抢救性发掘”
作品欣赏
END
联系常宗林老师或报名每日一匠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编辑微信号
下一篇:雕刻师刘连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