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师王树勋

作者:班墨空间 3301已围观

 

个人简介


    王树勋先生(网名切磋琢磨),王树勋先生入玉雕行业五十余载,在从艺道路上始终走艺术创作的艰辛之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便承担玉雕创新班班长兼设计的重任。在外贸部门拨来的九支珊瑚中,为赶任务,他独自一人设计了七支。在雕刻题材方面,除下达任务或客户要求之外,自己力求创作,不去重复别人,也不愿重复自己;坚持内容与形式的出新,作品紧随时代,有明显的个人风格。
    为此他不断学习,孜孜以求;勇于探索,敏于发现挖掘题材。于八十年代将藏传佛教首先引入到玉雕创作领域;并倡导用玉为世人雕制肖像,为拓宽玉雕新路默默做出了奉献。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他在工作之余,为《中国宝玉石》等刋物撰写了有一定理论深度和玉雕审美趋向的文章近四十篇。成为玉文化及玉雕艺术审美方面的早期拓荒者之一 ;特别是从03年连继发表的《玉雕之歌》被多家媒体转载,对玉文化史的传播普及,和之后兴起的玉文化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技艺简介


造型大气,形体完整,体现出雕塑般的造型基本功力,有独特的感染气场;其选题涉猎古今中外;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注重创新开拓,首推原创;人物造型准确形像生动,强调资态韵律;注意人物精神情感的刻画。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和时代符号。考虑材料的稀有与珍贵性,他中年变法雕刻,由劳力费时的玲珑别透型向减工省料、厚重简约型的转变。尽量保持材质的天然外形,让原有的体积重量最小化的损耗;随形就势,天然与人工相结合。使作品整体感強,牢固,经受迁徒转运和历史风雨的考验。

匠心语录


“干中学,学中得,得中乐。”“自食其力,不求大贵?“低头耕耘,为而不争,随遇而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皆忘?为“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而知足,平时低调泊“抱樸守拙,修身养德”以填词、涂画、捏泥遣兴;为自编《王树励玉雕图录》《玉工诗文选》著小说《寒石梦》等作品自误自乐,颐养天年。

匠人风采


王树勋先生亲自设计制作的玉雕《伟大的母亲》《齐白石像》等作品从设计用料到造型功力独具匠心,给人以视觉上与众不同的感觉;他注重人物神韵的刻划,将玉雕工艺品上升到艺术层次。凡参展作品均获得国家级奖项。
王树勋老师的学生弟子涉及数省,有多人成为玉雕行业的骨干,有的则成了国家级的玉雕大师。他个人对名誉地位淡泊处之,在友人敦促及帮助下,于2007年被辽宁省珠宝玉器协会认定为特级玉雕大师;2012年2月被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工作委员会授予“中华传统工艺大师”称号;2013年被授予“第一届深圳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先后被聘任为深圳市翠中翠有限公司顾问;深圳市精工玉作公司高级顾问;平洲玉器协会顾问;深圳市三联水晶玉石文化协会高级顾问;

王树勋,辽宁省锦州市人。1943年12月7日生。六岁丧父,在贫困中成长,一路坎坷。七岁自习画画,九岁得了眼病,视力一直不如常人的一半,影响了升学与就业。
1964年1月凭个人的绘画和泥塑作品被锦州玉器厂破格录取,学习玉雕。
65年在学徒期间便担任玉雕设计,并参加了北京人民大会堂辽宁厅大型玉雕礼品《蝶恋花》的设计。
文革中自己坚持画画、搞泥塑;用岫玉雕刻《毛主席坐滕椅像》;长期被借调到市内外办各种展览,画报头,画像塔;此间他创作的油画、水粉画及雕望作品多次被选中参加省市级展览。丰富的实践使其艺术造诣得到提升,为玉雕设计创作及立体造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69年调到针织厂任工会干事。主办厂报《锦针锋》“
70年代初任玉雕创新班设计兼班长,创作了《狮子舞》《实验田》《赤脚医生》《两岸同胞心连心》等作品。
77年应无锡雕刻厂之请,帮该厂初建的玉雕分厂培养玉雕人材。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担任锦州玉器厂人物车间设计。主要作品有玛瑙《初遇》珊瑚《佛法赐书》等系列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受到同行及外贸部门的赞誉;
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厂期间曾任车间付主任、技术科长等职务。
83年调到锦州人造花厂,对该厂前期产品进行改制与创新,制作盆景《垂柳牧笛》《子母柏》等,延长了该产品的寿命周期;
78年后将藏传唐卡艺术引入玉雕领域,制作《白度母》《大力金刚》等。之后写文章推广,为玉雕拓展新路;
1989年11月末,应邀到深圳沙湾锦龙珠宝玉器厂工作,负责设计兼制作近四年。亲自为该厂设计制作了大量传统及现代题材玉雕作品。其中《孙中山像《月亮女神》《带手镯的少女》《万泉河》《母亲》等较为知名,其中80多件作品被收入到《施禀谋雕刻艺术》一书中。
97年后在深圳自立《王树勋工作室》创作的玉螣作品有白玉《水浒群英》翡翠《培育》孔雀石《祖国的春天》白玉《藏佛白度母》白玉《海滩》翡翠《齐白石像》白玉《习仲勋像》等原创性作品,均发表在《中国宝玉
石》杂志上;许多作品被征集到《中国现代玉雕精品大全》一书中。
99年应深圳博伦职业技术学校之请,在珠宝专业部任教一年。“
98年后他相继在《中国宝玉石》等杂志上发表了《工匠与艺术家之我见》《玉雕设计艺术的探案与实践》《玉雕之歌》等专业论文三十多篇及诸多图片画稿,引起行业内外人士的关注。
02年后他接受邀请,参加了“阳美国际玉器节”玉雕研讨会上做了长达五十分钟的学术发言;
02年后两次受邀参加“四会玉器节”并在会上作了专业学术报告。
02年起,他被连续聘为翠中翠公司顾问;
05年起为《中国宝玉石》杂志编委;
06年至今为深圳三联水晶玉石文化协会顾问、高级顾问;平洲珠宝玉器协会顾问;
深圳金工玉作研发机构高级顾问;
2012年中,受深圳中航玉文化产业园之邀,协助开发新产品至年末。
2013年3月被聘为中国艺木品产权交易所专家委员会委员。
学生弟子涉及数省,有多人成为玉雕行业的骨干,有的则成了国家级的玉雕大师。

翡翠《齐白石像》获第五届天工奖最佳创意奖;
墨玉牌《伟人毛泽东》获第09年“百花奖”银奖;
白仔玉《丝路花雨》获2013年“玉华奖”佳作奖;
文学作品诗词《观海》等获“中华颂”国家级一等。
论文“发掘玉雕题材,拓展玉雕之路”2011年获亚洲珠宝文化千岛湖论坛“优秀奖"。
2014年在《中国宝玉石》创刊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获“优秀作者”奖。“
2016获龙岗区“优秀党员"奖。

作品欣赏


 

 

 

 

 

 

 


END



联系王树勋老师或报名每日一匠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编辑微信号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26日

本月点击排行

本月点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