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砚雕师汪智渊

作者:班墨空间 2376已围观

 

个人简介


汪智渊,安徽黄山人,1992年1月出生,婺源县歙砚协会会员,自2010年从事歙砚的学习与雕刻,自从事雕刻起,一直刻苦钻研与学习,先后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展览会,2013年创办了自己的(雲山居工作室),又得到多位行内有名的师傅指点,渐渐的有了属于自己的砚雕风格《因石而艺、以诗入砚》,每一方的砚台设计思路,缘于内心的想法和自然的美景,所谓的匠人匠心也是如此,所创作的歙砚深受歙砚爱好的着的喜爱与收藏。

 从艺经历


歙砚,全称歙州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广东端砚、黄河澄泥砚齐名。歙砚曾为历代文人所称道。

 苏东坡评其:“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米芾说:“其质坚丽,呵气生云,贮水不涸”。

 汪智渊,90后砚雕师,出生于安徽黄山。他的作品深受客户的喜爱,现在是婺源歙砚协会的会员,创办了雲山居工作室小时候,因为交通不便,汪智渊只能在家附近的手艺人铺子转悠。当同龄人都在玩泥巴、捉迷藏时,少年却对师傅手中的砚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打那以后只要稍得空闲,他就去师傅店里学习。看着这些栩栩如生的歙砚作品,有一个信念在他的心里开始萌芽:将来,我也要做一名砚雕师!

 人生如戏,岁月如歌。2010年刚毕业,他就怀揣着儿时梦想,开始了自己的学艺之路。这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初学制砚时,他常常废寝忘食地研究刀法,摸索雕刻时手的力量和感觉,务使持刀稳、下刀准、推刀狠,刀法轻重徐疾,刚柔并济。

 一方上好的砚台,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要经过10多道工序,历时半个月至一个月方能完成。从选料、制坯、设计到成品,每一方砚台里都住着一颗匠人的心,在长达四年的学艺生涯中,这个年轻人也曾遇到过诸多挫折。技艺的不成熟、家人的不理解、自己内心的压抑,都曾让他想过放弃。

 但是一想到歙砚的魅力,和这已成为非遗来保护的文化时,他就觉得肩上担着沉甸甸的责任,有义务让歙砚传承下去。

 因石而艺,以诗入砚。每一方砚台皆是匠人匠心。“不忘来路,不忘初心。”汪智渊用这句人生格言时刻警醒自己,传承的道路要一直走下去。  

 

作品欣赏


 

 

 

 

 

 

 

 

 

 

 


END



联系汪智渊老师或报名每日一匠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编辑微信号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8日

本月点击排行

本月点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