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核雕界领军人物之一王照烽

作者:班墨空间 5268已围观

 

 

个人简介


王照烽,1968年生于高密旧国城阴城之畔。他自幼受家风熏陶,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好读书,工篆隶,小作诗词。集书画、篆刻、核雕及其理论研究、竹木牙雕创作与鉴赏理论研究及其老残件修复于一体。
高级工艺美术师
国家一级/高级技师
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潍坊工艺美术协会理事
潍坊核雕界领军人物之一
高密市农村科技实用人才
首批潍坊乡村之星
中国核雕创新派第一人
艺术创作与鉴定鉴赏自由撰稿人
《收藏》栏目作者
国家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学术研究合作单位
高密市王照烽雕刻艺术研究中心(展示厅、科研小组、免费传习室、工作室)创办人、主任

 从艺经历


    早年曾跟随本乡李显列先生学习玻璃绘画,受恩师启蒙指点进入黄杨木雕之围。后来独辟蹊径,把精力重点放在核雕研究上,在没有师承的情况下,独自潜心研究,将竹木牙雕技法与核雕相结合,又吸取绘画和雕塑的优点,融会贯通,与时俱进,攻克核雕人物圆雕这一历史难题,创作出适合现代人审美观点的具有产业化生命力的核雕作品,发表论文《论核雕刀法》、《桃核核舟的尝试—舟身与锚链一体》、《试析吴之璠雕刻艺术密码》、《桃核雕刻与残缺美》《明清竹雕笔筒质疑新说》《中国明代竹雕艺术研究及其作品辨析》《中国明代核雕文字记载考订及其价值研究》等多篇,相应的填补核雕、竹木雕刻鉴赏、理论空白。有多项科研成果和研究课题。始终坚持(正能量) “靴子的品质”(【 英】高尔斯华绥/文)手工理念,秉承潍坊核雕——国礼核雕的思想理念。其作品散发着浓厚的书卷气息,倍受国内外收藏家推崇和喜爱。

    2007年以总分数全省前十名的优异成绩,被第三届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会提名认证,授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享受国务院大师津贴。多次参加国家和地方工艺美术团体组织的展会并获奖。

    2011年5月,个人专著图文集《王照烽雕刻艺术》著作完成,清华美院博士生导师惠赐书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原院长、山东文联副主席张一民先生代序,全彩印刷精装。国际统一正版书号。
    1999年至今,研究吴之璠(约1648—1720年)雕刻艺术技法和其作品临摹复制工作,垫着雕刻刀糅合实践感悟撰写《试析吴之璠雕刻艺术密码》,(见拙著174—212页)集十年操作经验,借鉴书画鉴赏、联系古玩辨伪、融汇吴氏雕刻风格、链接市场拍卖,结合吴之璠伪款之作对比后得出结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吴之璠竹雕刘海戏蟾图笔筒》是伪款之作。
                           
   
  

 

匠人风采


1999年5月,《潍坊日报》给予专题报道《核雕浓缩求索路》。
1999年5月,参加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展出各种核雕印章、罗汉、戒指、古代圣贤人物等作品。
1999年8月,《潍坊日报》给予专题报道《农民艺人独闯昆明世博会》。并发表桃核雕刻《百寿图》、黄杨木雕《关公》等。
1999年11月,应邀入编《中国潍坊英才传略史话》,并发表核雕作品《桃核舟与锚链一体》
2000年3月,发明明清竹木牙雕残件和老家具残件的修复整套工艺流程,并抢救、挖掘、保护民间艺术,有着独到见解和实际行动。
2005年2月,首次提出核雕中诗书画印相结合,“文人核雕,诗核同镌”理论观点得到多位艺术理论专家和藏家的肯定和赞赏,在圈内引起轰动。
2006年10月,首次提出并规范各种核雕常用专业术语名称、名词释意(见附件拙著《王照烽雕刻艺术》)以及桃核雕刻的残缺美学观点;论文《桃核雕刻与残缺美》、《论核雕刀法》等核雕理论以及《试析吴之璠雕刻艺术密码》研究论文,填补了国内核雕和黄杨木雕笔筒类造型艺术样式理论研究的空白。
2007年5月,以全省前五名的优异成绩被评选为第三届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津贴。12月20日山东卫视做了相关报道。
2008年7月,高密电视台给予专题报道。
2008年10月,响应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号召,参加首届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展(中国陶瓷馆)。
2008年11月,核雕作品单籽《十八罗汉》获得 “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2008年12月,潍坊工艺美术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理事会理事。
2008年12月,《济公》 《一百单八将》《四大金刚》等作品发表于国家发改委出版的《中国行业企业百强》,并被评为“中国核雕创新派第一人”。
2009年4月,核雕作品《四大金刚》系列等发表于《中华手工》杂志。
2010年9月,桃核圆雕套活十八罗汉在山东省第二届工艺美术精品及家居用品博览会上获得2010“神龙杯” 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0年9月,核雕单籽《十八罗汉》、《四大金刚》、《济公》等系列作品发表于《当代杰出工艺美术师》。同年拙著《王照烽雕刻艺术》手稿完成。
2010年10月,参加第十一届(杭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及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
2011年10月,拙著《王照烽雕刻艺术》由山东友谊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清华美院博士生导师刘巨德教授惠赐书名;山东工艺美院研究生导师张一民教授代序并题词“探索传统雕刻的现代形态”。本书集工艺雕刻批评鉴赏、收藏、理论研究于一体,填补全国核雕类个人专著空白。
2011年12月,举办个人作品巡回展,淄博电视台及其相关媒体给予报道。
 2011年12月15日,半岛网,城市信报报道:核雕大师王照烽17日来青 开雕刻展将亮绝活
2012年7月,桃核圆雕《四大金刚》系列,发表于《核雕颉美。中国当代核雕艺术品赏玩录》
2012年7月,桃核圆雕《四大天王》系列,发表于《收藏》杂志总第241期。
2012年7月,新快网撰文“北派潍坊核雕艺术水平比南派舟山核雕更高”以王照烽桃核圆雕《四大金刚》,单籽《十八罗汉》为例的专题文章。
2013年5月,半岛都市报专访“中国核雕创新派第一人”并发表《桃核雕刻单籽十八罗汉》等。
2013年5月,王照烽桃核圆雕艺术邮票卡珍藏册出版发行。
2013年5月,橄榄核雕《刘阮入天台》发表于文化部主管、大型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市场》。
2013年7月,拙著《王照烽雕刻艺术》学术理论被山东省人力社作为高级技师(雕刻类)考试出题材料,并电子存档。填补此项空白。
2013年7月,撰写学术论文 《中国明代核雕文字记载考订及其价值研究》(8000字左右)成功。
2013年10月,学术论文《明清竹雕笔筒质疑新说》(原题为:论上海博物馆藏明代“朱缨”款竹雕笔筒为赝品)发表于《艺术市场》总第161期。
2013年11月,桃核雕刻《常回家看看》在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及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13“国信。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
2013年12月,桃核雕刻《常回家看看》发表于《半岛都市报》,并专题报道。
2013年12月,应邀入编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出版项目《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典籍。
2013年12月,桃核雕刻《七夕》在 “2013年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荣获“巧夺天工。金马奖”金奖。
2013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破格授予“一级/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2014年3月,桃核雕刻《七夕》发表于《半岛都市报》,并专题报道。
2014年3月,桃核雕刻《雨缘》、《七夕》发表于《潍坊晚报》,并专题报道。
2014年3月,应《收藏》杂志社之约,撰写《中国明代竹雕艺术研究及其作品辨析》图文版(约合35000字左右)成功。
2014年4月,被授予潍坊市工艺美术核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界 “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2014年4月,多次走访潍坊核雕老艺人,商榷调研,再次修订《潍坊核雕》史。
2014年4月,核雕作品济公系列之《疯》 《癫》 《醉》 《贪》 《观》在第七届中国(潍坊)风筝产品博览会暨第二届潍坊工艺美术节中荣获金奖。
2014年6月,学术论文《试探一件伪款吴之璠竹雕笔筒》(原标题:论故宫博物院藏御题诗伪款吴之璠刘海戏金蟾竹雕笔筒)发表于《收藏》杂志、总第298期。(与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合作)
2014年8月,学术论文 《中国明代核雕文字记载考订及其价值研究》(8000字左右),在《中国工艺美术》(国家级重点刊物)杂志正式发表。
2014年10月,桃核圆雕《济公系列》入围2014南通国际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实物作品发表于《当代工艺“道”与“器”》
2014年12月,应邀成为《收藏》杂志栏目作者。开辟“刀笔怡情”学术专栏。
2015年1月,《中国明代竹雕艺术研究及其作品辨析》(朱缨篇)于《收藏》杂志发表。(与故宫博物院合作)
2015年1月,被高密市组织部评为“农村实用人才”,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15年5月,《串珠皇贵.闲话“海黄”手串那些事》发表于《收藏》杂志总第309期。
2015年6月,《沉香流韵》于《收藏》杂志总第310期“刀笔怡情”栏目发表。
2015年7月,《中国清代核雕艺术鉴赏研究》论文撰写成功并定稿。
2015年9月《中国当现代核雕艺术鉴赏研究》调研、组稿成功。
2015年11月,获得“山东十大作品最具学术价值与国际视野的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2015年12月,《明代核雕考述》发表于《收藏》杂志总第318期。
2016年1月,经山东省工艺美术专业职务资格高级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获得“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
2016年4月,潍坊工艺美术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理事会理事。
2016年10月,在“知行堂”杯第五届山东省工艺美术行业(工艺雕刻)“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中被授予“山东省工艺美术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2016年10月,在“知行堂”杯第五届山东省工艺美术行业(工艺雕刻)“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金奖。
2017年1月,获“潍坊乡村之星”荣誉称号。(享受政府津贴)被纳入潍坊市高层次专家人才“一帮一带”管理体系。
2016年10月,在“知行堂”杯第五届山东省工艺美术行业(工艺雕刻)“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中进入前十名。
2017年5月,桃核雕刻活球人物之邀明月,获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外观专利证书。
2017年6月,桃核雕刻降龙观音,获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外观专利证书。

 

 

 

 

 

作品欣赏


 

 

 

 

 

 

 

 

 

 

 

 


END



联系王照烽老师或报名每日一匠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编辑微信号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