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彩)代表性传承人洪爵振

作者:班墨空间 4123已围观

 

个人简介


洪爵振(艺名:爵士),毕业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系、生于陶瓷世家。

江西省国防陶瓷艺术大师

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国家一级技师

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彩)代表性传承人

昌江区政协委员

江西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特聘画师

江西省慈善书画院院士

江西国防书画院院士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国爱心艺术家

景德镇古彩研究所理事

 

 从艺经历


 

 

 

 

    

     爵振的爷爷洪世月生于1928年,年少时孤身一人到景德镇谋生并拜古彩一代宗师段茂发为师,成为段茂发古彩传人之一。洪世月与段云昭、段云晖一起成长,亲如兄弟,都成为著名古彩艺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荣华、方复皆是洪世月的师兄弟。

鉴宝专家王春城参观作品并高度赞扬
   

    儿时的洪爵振喜欢在爷爷上班的艺术瓷厂旁观,了解并爱上了陶瓷,认识不少前辈高人,比如王隆夫父女、画山水的杨德贵、画龙的杨德才等等,成了小小"陶瓷明白人"。自13岁起,洪爵振一边读书,一边跟随爷爷洪世月学习古彩技艺,刻苦研习将近10年之后,拜入宗师段茂发长子长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杰出传承人段庆新门下,为其得意弟子,被师傅和众多长辈大师一致看好并寄于厚望。

 


  

       古彩工艺繁复、工笔重彩,创作时间长、难度大,要想成为优秀的古彩艺人,需要能静下心、有耐性和韧劲。"爷爷洪世月对我要求很严格,"39岁的洪爵振回忆说,线条最少需要学练三年方能过关,才能具有"铁线银钩"的效果,而学线条之前,磨制色料就学了相当长时间,爷爷这样要求,一方面是为了磨练自己的心性,掌握料性,同时也锻炼自己的臂力、腕力,为学线条打基础。年少时的家庭生活清贫艰苦,每有心浮气躁时候,"爷爷会罚我到浮梁乡下捡柴禾,捡什么样的、多少斤都有规定。"洪爵振说,当时也不觉得苦,就是喜欢古彩。

 

陶瓷泰斗王锡良老师提字
   

        目前的景德镇,除了老一辈古彩大师和老艺人之外,从事古彩有一定造诣的不到20人,而像洪爵振这样出身和师承有着深厚渊源、能够真正继承古彩传统技艺的,则更为寥寥。在古彩艺术价值日益被世人重视,而人才日益稀缺的当下,更加凸显洪爵振正宗传人的地位和价值。正因为此,近年来洪爵振作品行情也一路走高,被广为收藏。


   

     洪爵振说,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古彩要避免断代和失传,并发扬光大,需要更多人参与和努力。自己会继续坚守下去,用一辈子时间和古彩艺术相知相伴。  

 

 

 匠人风采


作品《花开富贵》《果实累累》《五仑图》《暖春》《雄风》获得多次奖项,深受海内外人士的青睐。
2002年获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科研成果获金奖。
2005年作品《春暖》在江西省陶瓷展览会上获得一等奖。
2006年作品《花开富贵》获得国家级金奖。
2008年作品《神韵》在"海艺会"期间举办的"海丝杯"美术陶瓷作品中获得银奖。
2008年作品《平安图》在江西省陶瓷艺术收藏博览会获得一等奖。
2010年作品《果实累累》在杭州西湖博览会获百花杯铜奖。
2010年作品《展翅高飞》在杭州西湖博览会获优秀奖。
2011年在第六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四大美女》获国家金奖。
2011年作品《五仑图》在江西旅游红色博览会获国家银奖。
2011年作品《秋实》在第六届中国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获得铜奖。
2012年作品《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江西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展中获得银奖。2012年作品《琴棋书画》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
2012年作品《五仑图》在深圳国际家居饰品展大奖赛中获金奖。
2013年作品古彩《群鸟朝凰图》在上海国际礼品展荣获金奖。
2013年5月,洪爵振应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工作委员会邀请,出席由中宣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等有关部门指导的"全国首届《幸福好家庭》大型公益推选活动"启动仪式,并在全国政协礼堂里,为观众和诸多领导、贵宾讲解古彩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并演示创作技艺,推广古彩艺术。
2018年作品在重庆工匠杯大师展,墨彩描金洛神图荣获国家级金奖 

 

 

 

 

作品欣赏


 

 

 

 

 

 

 

  

 


END



联系洪爵振老师或报名每日一匠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编辑微信号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