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草编第五代传人李昕

作者:班墨空间 3617已围观

 

 

 

 

个人简介


李氏草编第五代传人李昕原名(李自亮),男,1980年5月生,山东省平邑县仲村镇原宪屯人
平邑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国际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传承人
临沂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临沂市孔庙“明伦大讲堂”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普及公益课讲师 
 

 

 

 

  从艺经历


    小时候,家乡的河边长满了蒲草,一些乡亲农闲时,喜爱用这些蒲草编织蓑衣、草鞋小动物等。逢年过节时,小孩子就缠着大人编一些玩具。”
李昕说,“自己的爷爷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劳动之余,就爱摆弄茅草,蒲草和苇叶,他会用这些草编许多种小动物,但是最传神的还是蚂蚱。”
     李家世代做草编,高祖父李万松于清道光年间,师从于民间艺人,掌握了草编技艺,深受民间喜爱,后传于曾祖父李瑞宝,再传于祖父李兆存,及父亲李现俊,直至李昕(李自亮),已传承五代。李氏草编工艺比较复杂,有几十道工序。精选叶子,经过蒸煮晾晒、除卵、防虫、再编制、身躯、四肢、做翅膀、编型、出须、放眼睛,出不同的形状,整形等工序编制而成,包装等工艺。
     李昕(李自亮)六岁那年跟着爷爷去仲村集卖小猪崽。走到河边时,爷爷随手拔了一片河里长的蒲草就给他编了一只蚂蚱,当时把他高兴得不得了。当时正好是柿子上市的季节,满大街通红的柿子让他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因为家里穷,爷爷不舍得花钱买,于是就试着用随身编的一只草蚂蚱和对方交换,没想到人家竟然同意了!吃着香甜的柿子,李昕别提有多开心了从那之后,他就对草编特别感兴趣!”
     回家之后,他就开始和爷爷学习草编。就这样,在爷爷手把手地教授下,李昕对草编的兴趣越来越浓。爷爷去世后。他就跟爸爸学。即使在紧张的求学阶段,他也没有放弃对草编的挖掘和整理,渐渐地,随着技艺越来越高,他开始自己琢磨创新,草编作品越来越多,形状越来越精美,名气也越来越大。
     许多人认为《草编》登不了大雅之堂,也发不了财。这样看来,他编织的仿佛是束缚命运的茧。而在他心里,编织的却是一个梦,草编的中华之梦。他在追梦的路上越走越远。
                          
   
  

 

匠人风采


2014年3月,中央电视台CCTV13频道《河南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报道“平邑李氏草编”
2015年5月,他参加深圳市第十一届外来轻工文体节,草编作品荣获手工类银奖
2016年5月,参加第八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草编作品《九龙戏珠》荣获“人立陶琉杯”山东工艺美术创意金奖

2016年8月,经山东省专家组评审,李昕荣获“济南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16年8月,参加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等34个部门承办第六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草编作品《十二生肖》荣获金奖
9月,参加文化部和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荣获优秀展演奖
11月,作品《双鹤起舞》正式入藏济南市民俗艺术馆
12月,李氏草编被列入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获得沂蒙文艺奖
2017年12月,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会和美国集邮集团联合推出“一带一路”世界邮票文化名片,李昕的草编艺术作品作为中国艺术名家成功入选,邮票及纪念册在全球发行。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家集邮部门也先后推出了李昕人物和作品邮票。 

 

 

 

 

作品欣赏


 

 

 

 

 


END



联系李昕老师或报名每日一匠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编辑微信号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