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匠榜-陶瓷金匠曹华彬
作者:班墨空间 1324已围观
将藏传文化融入千年古韵--记瓷上唐卡陶瓷艺术家曹华彬
在景德镇市珠山区御窑景巷有大大小小的瓷厂与个人陶瓷工作室,优秀的匠人们薪火相传将景德镇精湛的陶瓷技艺展示的淋漓尽致,吸引着国内外访客及收藏爱好者慕名而来。其中颇复盛名的当属曹华彬的景鹤堂陶瓷工作室,以瓷上唐卡艺术独树一帜,成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一股清流。
景鹤堂陶瓷工作室,位于景德镇御窑景巷五王庙古戏台,走进景鹤堂陶瓷工作室,淡淡的檀香味予人感觉悠长舒缓,古朴大气的陈设,仿佛置身于一个唐卡艺术文化馆,庄严肃穆的唐卡艺术,让人感受到一种视觉上的冲击与心灵上的洗涤。唐卡,这种拥有神秘藏传文化特色的艺术,与景德镇千年古韵陶瓷艺术又有着怎样的渊源,曹华彬向我们娓娓道来。
曹华彬,字端庆,号觉人, 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江西省工艺美术师,中国文化研究所陶瓷文化研究员。
因自幼受家庭熏陶,曹华彬于1994年就开始从事陶瓷制作 ,主要从事仿画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工艺,是业内仿古瓷器的佼佼者。
2009年对曹华彬老师来说 ,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因为这年曹华彬受北京艺瓷画院之邀赴北京创作建国六十周年纪念瓷《五岳圣尊》瓷瓶,然后同年再受北京新华书画院之邀与国画大师娄师白先生共同创作的《盛世辉煌》瓷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鉴赏会。在这年曹华彬接触到了他慕名已久的唐卡艺术,被这种具有神秘色彩的精美艺术所深深吸引。
仿佛受到了佛法精神文化的感召,曹华彬随后只身一人入藏、甘、青学习佛学数年,有缘在期间受西纳.洛桑旦贝坚赞活佛指点,后对藏传佛教文化和唐卡的制作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2014年,曹华彬开始尝试瓷上唐卡艺术。瓷上唐卡艺术与传统的唐卡无论是材质还是技艺上都大相径庭,作为景德镇瓷上唐卡第一人的曹华彬边制作边摸索。唐卡的绘作最主要还要先了解藏传佛教的文化故事包括诵读经文,心怀虔诚感恩之心,佛教是比较严谨、庄严神圣的,佛相绘制要遵循度量经,比如佛像的姿势前后顺序、左右手拿的法器,包括案台上法器的摆放位置等都有很大讲究的道理。
对于曹华彬来讲,尝试创作瓷上唐卡艺术制作不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耗精力,唐卡技艺在景德镇陶瓷器物上表现几乎是空白,只是有少量的瓷板画,何况做工也不够精美,所以没什么借鉴的地方。
二,.耗时间,制作时间长,考验匠人的细心,耐心与匠心,也是一个繁琐的过程。
三,耗财力,唐卡艺术除了要用名贵的颜料,还要用大量的"真金白银"化成粉沫作为颜料。
四,.制作风险大,由于画工复杂,要反复的烧制,一般正常要入炉(窑)烧制数次或十几次,陶瓷每烧一次风险就增加一次,所以成品率极低,也考验着作者对风险的承受能力。
整整那一年里,曹华彬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用以研究瓷上唐卡技艺,他的工作室不光没有盈利,还处于亏损状态,但最终还是靠着自己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迎来凤凰涅槃的那一天。经过日复一日,成千上万次的失败与探索,曹华彬最终将藏佛唐卡文化和景德镇陶瓷文化相结合,绘制出瓷上唐卡的精品,填补了景德镇瓷上唐卡关于器型陶瓷上的空白,也是曹华彬在艺术上的自我突破。
2022年9月,曹华彬的作品《释迦牟尼四臂观音唐卡尊瓶》在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创杯”非遗文创大赛中荣获金奖。
《释迦牟尼四臂观音唐卡尊瓶》高42.8公分,口径14.8公分,足径22.8公分。
尊瓶身正面为释迦牟尼佛像,背面为四臂观音,侧面为文殊菩萨和绿度母,双耳为六牙象(神象),足部以神火环绕“嗡嘛呢呗咮吽”六字大明咒、梵文、寓意,可以消除病苦、刑罚、非时死亡恐惧,寿命增加、财富充盈。四臂观音身白色,代表清净无垢,四臂代表四无量心。中央双手当胸合掌,代表劝勉诸佛一同救度众生脱离轮回,第二双手之右手持水晶念珠,象征佛语可解脱众生脱离痛苦轮回,左手持莲花,表清净无染,头戴五佛冠,身穿轻柔天衣,坦朐露腹,戴珍宝耳环、项链、璎络、金刚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象征深入禅定、空乐双运的奥义。
《释迦牟尼四臂观音唐卡尊瓶》只是曹华彬众多作品中的一件,体现出作者精湛的技艺与别具匠心的艺术表现手法。
“瓷上唐卡不仅仅是一幅画或一件瓷器,而是我们信仰佛法的精神寄托,是工笔画绘制宗教的世界文化遗产传承!绘制瓷上唐卡就是在学佛修心,学佛就是学做人,而学佛的根本目的是要我们离苦得乐!其实佛离我们并不远,因为释迦摩尼佛说:众生皆是佛!”曹华彬如是说。
从九四年从艺至今已有二十八载,曹华彬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获得业界的高度关注与认可,甚至不少作品受到演艺圈人士的追捧与珍藏,也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开启了新的艺术篇章。
上一篇:中国金匠榜-玉雕金匠林建平
下一篇:中国金匠榜-珐琅金匠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