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朽为神奇,承匠心之美——古瓷修复师露泞

作者:班墨空间 5811已围观

“陶瓷”,脉承于泥土的神奇气息,自古便是华夏大地的一国重器,数千年不绝如缕。陶瓷晶莹剔透的质感,缤纷绚烂的色彩,深邃悠远的文化内涵,让人一见便已钟情。然美丽如它,却拥有一个脆弱的身躯。它经不起岁月的侵蚀,也扛不住外力的击打,轻微的碰撞摩擦都有可能损坏它的美丽容颜。现在的我们面对残缺的珍品,常常叹息并感到遗憾;那些身怀修复绝技的大师肩负起了挽救破损艺术品、重塑文明碎片的特殊使命。尊称他们为大国的工匠,是对这些默默奉献者的最好致敬。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有这样一位“古瓷医生”十几载甘于寂寞,默默地用自己的一双巧手,一件又一件地复原着着这些破损的瓷器——他就是“古陶瓷修复师——露泞。

露泞原名张萍,露泞是她的艺名。她现在是一名古陶瓷修复师,也是一位工艺美术师。在2009年的时候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室:露泞古陶瓷工作室。露泞多年来一直从事古陶瓷修复的研究与推广,修复出众多优秀作品,受到很多业内人士及藏家爱好者好评。

零八年时候,露泞喜欢上了古陶瓷修复,用心钻研,几年后修复的作品终于得到大家的认可。从艺多年以来,自己埋头苦修,十年如一日,不理会外界的繁华,坚持自己的本心。凭自己的独创修复方法,得到古玩界专业人士的认可,深受业内人士及爱好者好评。现定居西安十余年,并为陕西省博物馆,个人收藏家以及国内外拍卖行做出一定的修复贡献。

修复不是手艺,它是一门严谨的艺术创作,是灵感的结晶体,是心灵碰撞出来的火花,修复怎一个修复了得,它分明是广发收藏者的期许。修复师们修复的不是简单的瓷器,是一种岁月的沧桑和回忆,在这项工作里,露泞常沉醉其中,忘了自己。

露泞认为世间万物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相互影响,呈现出共性和个性的气质。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制瓷工匠将这些气质具化成了他所造之物,定格于此,延续后世。一直以来,古陶瓷修复是文物修复界首推难度最大,品质要求最高的一门技艺,专业人士却极度匮乏。早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使露泞在古陶瓷修复生涯中获益良多。

沧海桑田,逝者如斯,古瓷器完好无损保存至今者甚少。大部分古瓷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古陶瓷修复被人们敬称为“修复文明的碎片”。露泞老师说:“做文物修复,是看不到尽头的,也是学无止境。但是我越干越喜欢,因为每一件经手的文物都不一样,修复完成后,感觉它的灵魂也还原了。这样强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难以言喻,外人也难以体会的。”

陶瓷修复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既要了解各个朝代陶瓷器的特征,又要熟知各类修复材料、掌握相关的物理化学知识,这是一项对人的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工作。一个成熟的陶瓷器修复师很不容易,从业的人要有灵气,要懂造型、雕塑、色彩、绘画技法,还需要把握各种材料的特性,具备美术、化学等专业知识。露泞觉得这项技艺传承的关键往往在于:老师一生经验、一身本事,务必求个传人,口传心授,悉心指导;倘若技艺湮没,或者所托非人,都是一生的遗憾。

拿到破损瓷器,露泞在修复一些珍贵陶瓷前会查阅大量的古籍和文献资料,了解当时的文化习俗、人文地理等,修复陶瓷的过程中追求根据器物自身特性更好地解决缺陷,以求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从修复器具的选择、填补颜色的拿捏到砂纸打磨轻重的掌控,所有细节都会一一考虑。

“耐心”,是修者必不可少的要素。学习修复之初露泞往往打磨一件器物付出的时间就要很久,磨少了继续磨,磨多了填补过后再磨,循环往复,这个过程也是很考验修复者耐心的。打磨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活儿,在不断的失败与继续中总结经验。

瓷器的气质就是“气韵”。“气韵”是透过器物本身散发出来的精神世界,表现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在文物鉴赏中自古把看气韵称为“望气”,是最精准最本质的鉴定方法。一件瓷器的气质由其造型、纹饰、胎釉、老化程度等方面共同营造出来。若是不幸残损,特别是造型和纹饰的缺失,会对其气质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露泞直言在对其进行修复时只有将气质准确地恢复出来,才能真正达到“修旧如旧”、“神形兼备”的理想修复效果。

当把一件件的残器逐渐修复完美时,露泞感觉心里是非常充实的,很有一种成就感,于是慢慢的,她把古陶瓷修复这一种爱好转化为一种职业。每一件残破的陶瓷经过修复之后,无论其研究价值、艺术价值、观赏价值,还是商业流通价值都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古陶瓷修复是一项科学而严谨的技术,涉及多种工艺技能,需要相关的历史学知识、美术学知识,涵盖了多个领域多个学科。

谈到对古瓷修复的认识,露泞说道:“陶瓷修复特别考验耐心,需要反复琢磨,我看到一堆一堆的瓦砾被我亲手修复后,将这些东西变得有生命,特别有成就感。古陶瓷修复技艺要靠每一个亲历者的修行延续,没有时限,没有尽头,永远在路上。”人生从来没有捷径,生命不息,积累不止,她心存敬畏,敬畏器物,敬畏技艺,也敬畏人生,择一事,事一生。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8日

本月点击排行

本月点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