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师自通,从业余走向专业,只为做文化的传播者,杨磊
作者:班墨空间 6265已围观
雕刻,在雕塑中,是指把木材、石头或其他材料切割或雕刻成预期的形状皆可称之为雕刻。服务于这一目的的工具有刀、凿子、圆凿、圆锥、扁斧和锤子。在最常见的雕刻方法中,一只手拿着凿子,另一只手拿木槌,然后用木槌将凿子敲入木头或石头中。尽管一些金属加工技术例如焊接和装配,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逐渐变得重要,但是雕刻和制模仍是两种主要的雕塑技法。一个雕刻完成的作品可以被称为雕刻,但雕塑一词通常被用来指具有严肃艺术意涵或美学意涵的作品。

今天介绍的一位雕刻师,是一位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雕刻师,杨磊。杨磊,艺名三石,1972年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杨磊很小就喜欢用石头在地上勾画各种图案,上小学一年级就拿着一把修脚刀在干树枝、杏核、橡皮上“刻画”。开始,周围的人并不以为然,只是发现他好像着了魔似的,一有时间就摆开阵势雕啊、刻啊,乐此不疲。随着时间的推移,杨磊越来越投入,他想让自己的作品更形象、更生动一些,“要能有一把刻刀该多好”,这个想法杨磊几次都想告诉父母,但看到家里的孩子多,经济条件不好,懂事的杨磊并没有伸手向父母要钱。他省吃俭用,三年级时终于买到了自己雕刻生涯的第一套刻刀。从此,刻刀几乎成为杨磊形影不离的朋友。

2007年杨磊创立了自己的门店——琢艺缘,2012年改名为三石雕刻工作室。作为内蒙古民间青年艺术雕刻师,杨磊的作品浑厚典雅、刀法细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牙雕、骨雕、木雕、竹刻、角刻等应有尽有,完美融合传统精髓与现代气息,尽显材质美感,形成了自己别具匠心的艺术特点。近些年来,杨磊潜心做雕刻精品,出活儿甚慢,作品一旦完成立即被藏家收走,连他展柜里的展品大多也都名花有主,只供藏友鉴赏。在他家里,有为数不多几件自己雕刻的作品,或许是因为融入了雕刻过程中难于言表的特殊情感,或许是太过喜爱,连最亲近的朋友张口也都一一拒绝了,有些极具鉴赏价值的作品只作为展品。

"微刻"是以刀代笔,绘画写字,不但有刻还有设色;讲究绘画艺术,"圆雕浮雕透雕"讲究雕塑艺术,不同的只是微小而已。让杨磊引以为傲的《常胜将军》这个作品,十年前耗费了杨磊整整21天才雕刻完毕,包括蟋蟀的腿毛栩栩如生。杨磊肯吃苦,又有很高的悟性和天赋,慢慢的,“三石”这个名字在微雕圈里有了名气,全国各地来找他定制作品的人也越来越多。

杨磊曾表示,自己从事雕刻行业并不是单纯的去赚钱,而是想把我国传统的工艺手艺发扬下去。对此,杨磊在传统的工艺手艺上做出了创新。公开资料显示,微雕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工艺。它是在极小的物品上进行雕刻,很多作品甚至要用放大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名雕刻文化的传播者,让更多的人喜爱雕刻艺术,共同感受雕刻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杨磊说。从杨磊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社会责任感比较强的人,这样优秀的雕刻师不得不令我们敬佩!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