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果蔬”跨越到“面”的跨界艺术家,孙远炳

作者:班墨空间 2143已围观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源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扩、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
     简单地说,面塑就是用面粉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与事物。面塑上手快,只需掌握"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等技法,但要做到形神兼备却并非易事。
这些民间的手艺人一直都会专注于某一个手艺,而今天要说的是一个跨界的手艺人。他就是从果蔬雕刻跨界到面塑的跨界艺术家孙远炳。 孙远炳,1985年出生于湖北随州,自幼动手能力特别强,喜欢捏泥巴、雕刻木头,因为他外婆是当地一座庙堂管理人员,他便有机会经常穿梭于庙堂、殿宇之间,对菩萨、观音、罗汉等各种佛造形象记忆犹新。研究他们的动作、神情、衣着,这也算得上是他最早的艺术启蒙。
     2000年时,年仅16岁的孙远炳,在武汉学了一点厨艺,便只身一人到北京闯荡。这对于一个16岁的男孩来说,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城市,举目无亲,难度可想而知。他从一个肉酱铺子里没日没夜的拔猪毛开始干起,慢慢的干到了后厨,就这样夜以继日的支撑着,他不知道未来将何去何从。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后厨看到大师傅们雕刻的果盘,这对于从小就喜欢动手创作的他来说无疑是眼前一亮,心里一震,同时内心充满了激动与渴望,仿佛一下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于是他勇敢的拿起了刀子试着雕刻起来。没想到的是,他的第一件作品竟然比多年的老师傅雕刻的还要好看,这让后厨的所有人都惊讶不已。这也让他在后厨有了自己的核心为主。大家对他的态度也开始改变。这样他看到了继续留在北京的希望。
     从那以后,孙远炳开始潜心研究各种果蔬的雕刻,从设计到下刀到最后的成品,每一件作品完成后,他内心都是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但由于果蔬的作品的保存天数有限,设计造型是他的心血,如果总是昙花一现,难免太过遗憾,这也让他一次一次的惋惜,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更久甚至永久的保存。
    孙远炳试过很多种材料,虽然做的都很不错,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作品保存天数的问题。直到遇到了“面”——这个厨房里最普通不过的食材。一开始时,他遇到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材料的调配。对于一个面塑艺人来说,面料配方绝对是最保密的,创作技法上可以相互切磋,但配料一定都有自己的特色,配料在面塑作品的风格表现上起到至关重要要的作用。孙远炳在尝试过百种方法后,取百家所长,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的配方。
    孙远炳没有跟其他艺术家一样,在正式的美术院校系统的学习过。他属于一个来自民间因兴趣爱好到愿意花大把的业余时间和精力为心中的梦想不断努力,感悟生活从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当他被问到过往时,他有些许思绪,你不知道他失败过多少次,你不知道他走了多少弯路。他的这些举动把“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就话表现得淋漓尽致。
    阿炳曾说:“做面塑,坚持了就是艺术,放弃了就是面粉。”很直白的一句话,但是却把现实概括的很全面。从他这句话里也可以看出,成功不是随随便便的,坚持是走向成功的奠基石。这么多年阿炳一直在坚持,而且并没有因为他成功了而停滞不前了,如今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还是一如从前的努力。做人就应该跟阿炳一样,成功之前与成名之后,都是在默默的努力,从不去张扬。这份沉默也是成就他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阿炳的作品来看,他不单单是在完成一件作品。他是在创作时,完成了与面的沟通。他所展现的不单单是一坨软绵绵的面,而是给予面骨骼,更给面注入了灵魂。这样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作品,才不是那么空洞,给人以真实感。


 
END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