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弋山野,绣一布一生

作者:东家匠人志 2059已围观


| 小鱼 大巍(东家ID:一布一生),创始人
雨后苔藓绿,木屐声声近,翠竹衬素影。江南女子缓缓莲行,清风穿衣而过,隐透玲珑身形。只一眼,便叫人心里兵荒马乱。


她是小鱼,在浙江嘉兴经营一个传统服饰工作室,叫一布一生。


小鱼这身素衣,有个美丽的名字,塔苏的风。

 


长衣高开叉的设计,让人想到越南国服奥黛,但宽松的裁剪、精致的一字扣,又分明出自江南女儿的巧手。混搭的衣服,有种亲近自然的舒适,细节处理上也全是心思。


提起衣角,略微欠身,衣侧飘带于空中划过一弯美丽的弧线。末端精致的流苏,还带着微颤的余韵。



小鱼,风一般的女子

一布一生隐匿在创意园区的绿植墙后。小鱼负责产品设计、大巍负责摄影运营,一布一生是他们的另一种生活。


工作室木门上系着丛布菱角、架子上挂满绣花荷包,好有灵气。一面墙摆满了亚麻、土布,少有华丽丝绸锦缎。轻盈手感下涌动着古老的年代感。


一布一生用的面料很质朴。纯手工亚麻、土布贴身透气,很适合日常起居。服饰裁剪宽松、花色朴素,缀以精致刺绣。衣服浑然天成,简约得像直接把整块布披在身上。

 


传统汉服的廓形、中式旗袍的细节、日式和服的韵味,传统与现代的混搭里,有股对日常服饰舒适化的执拗。看着小鱼弯腰、转身、踮脚,身形敏捷,塔苏的风轻轻扬起。真是走路带风的女子。

 

针线为墨,画人生百态

阳光正好的午后,小鱼喜欢坐在萝藤下穿针引线。

 

“针线于我,如同笔墨,让我描绘内心的世界。每当开始刺绣,针法、绣线就像各种调料摆在眼前,慢慢加菜加料就行了。”

 

小鱼的刺绣随心而至。捕捉生活里的美好,投映在心里,画作一气呵成,各种绣法运用自如。

 


云贵川的打子绣、江南缎面滚针绣、陕西坊间桃花绣......甚至是即兴发挥、自编自导的绣法,都是她的颜料。她是个画家,布帛为纸,游针走丝间,自有“跟着感觉走”的气定神闲。


小鱼喜欢到山野里逛,特别是清明的雨后,万物洗净铅华。几片叶子,一段枯木,小鱼总能捕捉到灵感,运用到服饰设计上。一件件作品满富巧思。


对襟褂扣起两边福禄双喜,扎染土布包上一丛野花枝探出了头。有时,袖子里若隐若现绣着客户的名字。



刺绣可以是任何形式,可能出现在任何地方。别具匠心的刺绣让每件衣服独一无二,像张无言的名片:这就是我。刺绣,是一布一生的核心工艺,也是每件衣服的灵魂。


“是他们来了!”

翻看小鱼的朋友圈,沉淀着每日做衣的点滴记忆......


“喜欢和姐妹们聊聊天,选料子做衣服,感觉像吃了颗糖般甜蜜。如果鱼做的衣服有问题,一定要拿过来。郑重承诺,终生保修,才不辜负这份信任。”

 


量体、设计、裁剪、缝纫、刺绣.....道道工序凝满了匠心。挑选合适布料和花色、微调衣服细节尺寸、个性化定制刺绣,小鱼对每个环节不厌其烦。

 

正是这份用心,把客户变成了朋友。他们会经常来找小鱼。

 

“看到我穿的这身扎染长衫,都说特好看,今天吵着让我带路呢哈哈。”一帮花样女子拥进了工作室,拿着样衣对着镜子左右比划。旋即转个圈,问同伴好不好看,脸上带着万分得意。

 

老客户带新客户,这是小鱼工作室经常发生的事。在这里,她们能找到自己。

 


是客户,更是朋友

“不喜欢一布一生的,再挽留也没用。喜欢的不用多说,看一眼就直接预定了。” 大巍说一布一生风格很独特,简约朴素、亲近自然,筛出了一帮对味的客户。


有些喜欢刺绣的,会带着半成品,专门来请教小鱼绣法。她们,有着同样恬静的性格,喜欢探索传统文化、亲近自然。


找个地方席地而坐,可能就是一下午针和线的纠结。青砖黛瓦下,小鱼和她的朋友,享受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

 


小鱼喜欢和她们聊天,经常能获得意外的设计灵感。有次一个朋友说:“我们多像狗尾巴草啊,不起眼不骄傲,有点土有点粮,就可以活出个随风摇曳的开心姿态。”


后来小鱼给朋友做了件衣服,披上,身后竟飘出根流苏尾巴。可不就是根狗尾巴草吗?朋友和小鱼会心一笑,都是穷乡僻壤长出来的人呢。

 


大巍和小鱼

乖巧短发,纤纤身形,亚麻红褂搭配扎染布裙,喜欢挎上竹篮漫山遍野地逛。小鱼,典型的江南水乡女孩,却是地道的川妹子。


小鱼的祖父,是传统木雕匠人。雕栏画栋的耳濡目染下,小鱼对传统文化愈发着迷。学生时代,她喜欢在纸上临摹刺绣图案,自己设计传统服装款式。


高考时,她清一色填报了服装专业。她只想当个传统中式服装设计师。

 


来到了嘉兴学院,小鱼正式踏上了服装设计之路。毕业后,机缘巧合下,小鱼和大巍成为了同事。


工作的关系,两个人经常一起探讨设计、各自的理想、爱好。一天小鱼辞职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去了。后来大巍找到了小鱼,“不如我们开个工作室,专门设计传统中式服装吧。”一布一生就这样诞生了。

 

有梦想,就不怕晚

 


刚开始几年,工作室走得很艰难。我们做的东西会有人喜欢吗?面对寥寥无几的客户和每天流水账的花销,这个问题如鲠在喉。


坚持做自己的设计,是小鱼和大巍创业的初衷,不能变。大巍经常讲一句话:“做一件事情没有3-5年,不算跨出第一步。”虽然很难,但总算坚持下来了。


机会永远瞅准了那些认真准备的人。一次文创展把一布一生推到了人前。



“当时嘉兴本地文创协会,要办首届精品文创展。我们特别幸运,被邀请参加了。虽然是个小摊位,我们好早就开始认真准备了。”大巍笑着回忆。

里外精心布置的摊位吸引了第一个客户,然后是一个个粉丝走进了工作室......

 


如何才能找到消费者呢?好几年前的难题,好像有了答案。一布一生的客户,好多都是老客户带来的,这就是口碑的力量。


“总要有少数人往回走”

小鱼定期会去逛古董市集,那是她重要的灵感来源。
一条狭长的走道,两边形形色色的摊位上摆满了老东西。恍若一条历史长河横陈在眼前,缓缓流淌。一片图腾精美的窗柩,几颗遗落已久的铜扣,一堆缺口斑驳的杯盏......小鱼捧着它们,轻轻抚过每一寸纹理。

 


有时灵感乍现,小鱼甚至都能想象成品的样子了。嘴角不经意间飞扬起一弯弧线。

“我想可能是生错了年代,人不大点儿,却极喜爱过去的东西。它们有名有姓,有来有去,一陪就是一生。现在一切都太快了,容易得到,更易失去。当世界在加速,总要有少数人往回走,拾起珍贵的东西。” 

这段话很动情。因为看到老东西,我也有同样的心情。

 


空闲时,小鱼会到周边学校公益教学刺绣。让习惯拿起手机玩游戏的手,慢慢爱上穿针引线,这是小鱼最骄傲的事情。


“小鱼老师,你看我绣得好不好?”看着布上歪歪扭扭的名字,小鱼笑得很开心。

 

后记

“过几年,一布一生成熟了,去岛上找个地方改造一下。做个一布一生的乌托邦,可以染布、晒布、织布、设计。地方我都找好了。”大巍细数着未来规划。

 


当所有人挤破头想在大城市扎根,一心想往“农夫山泉有点田”的人,真的很特别。


“之后还准备好好培养几个设计师,还有线上线下的运营管理。要做的事好多啊,一步步来吧。”再偏僻的地方,美好的事物,总有人问津。

 


一声干脆的汽车咆哮,冲出了弄堂。一个老单反,一篮简单的午饭,大巍和小鱼要去采风了。一个偏僻的小岛,已心往许久......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