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匠|于成林,我愿继续负重前行。
作者:班墨空间 2920已围观
初夏的景德镇,雨量充沛,郁郁葱葱,空气温和湿润,烟雨轻柔朦胧,碎石街头白墙灰瓦,伴着瓷灯花花俏俏,处处皆是雅遗风韵,自有一股仙气。
于成林先生的鹤伦堂坐落在景德镇南端的航空小镇,山林之中,鸟鸣之间,古色古香。初入堂口,院中摆满了各种形态的泥坯,院中刻了几个大字。
《鹤伦堂志》“鹤铭,鸣于九皋,论语,风采如鸿,濡沫绝伦,以碧落正堂,当世之桀骜。”初见来不及细细品其中的韵味,只觉“桀骜”二字实在霸气,“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周的桀骜不过于几千里也,而《鹤伦堂志》的鹤鸣声声闻于天倒也可与之媲美。未见其人,于先生在我心中已有了轮廓。
手艺人自有手艺人的风骨,待客也是传统的待客之道,几杯淡茶下去,他的故事也娓娓道来。
他的曾祖父是个传统的陶瓷手艺人,他仍然记得他第一次欣赏陶瓷制作过程的样子,他仍然记得曾祖父那皱纹斑斑的双手,七十二道工序,环环相扣,道道讲究。
他说,他没想到,那一次的驻足,让他走上了另一条路,而这条路,一走便是一生。
1995年他结束了学业,正式开始学习陶瓷。
1997年,他开始了自己的作品展示和销售。
从了解到深入,他整整用了两年。而别的学徒,有的只用了半年。
“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丧然(原话,大致是想表达懊恼的意思。),灰心。
“毁了多少东西,我也不知道,但是知道的是,我喜欢这一行业。”
那您当时有没有想过转行做些别的?我问“没有,没有想过。”
随着手艺的提高,他渐渐小有名气,在追求工艺的道路上他也从没停止前行。
“整个景德镇的手艺师傅们,都是我的老师。”他说。
看的出来,他始终为年少四处学艺而庆幸着,自豪着。
“每一件作品,都如同孩儿,望子成龙,时为傲,时而批评,是一种感情。”
怀着这份热忱,2009年,他创建了自己的品牌《鹤伦堂》。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那段话。
2014年,他的作品《四羊方尊》在北京拍卖行拍卖。
如今,秉着对艺术的追求,他又开始了柴窑的创作。
一步一个脚印,他的艺术道路还在继续。
“鹤铭,鸣于九皋。”他也曾处于低处,如今已闻于天。
下一篇:年轻一代的雕刻翘楚|邓启勇